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学琴所需的精神力量


2016-3-9 18:54 | 作者: 亚马逊鳄鱼 | 来自: 中国小提琴论坛(原文)

摘要: 人生第一次有遁入空门的觉悟,大概是在上完老头子的第一节课吧…… 第一次见老头子,对他唯一的印象就是在树脂镜片后那双充满无法让人摸透想法的眼睛。听完我的《金色的炉台》他点点头,随后的事情基本就不记得 ...

人生第一次有遁入空门的觉悟,大概是在上完老头子的第一节课吧……

第一次见老头子,对他唯一的印象就是在树脂镜片后那双充满无法让人摸透想法的眼睛。听完我的《金色的炉台》他点点头,随后的事情基本就不记得什么了,只是感觉疲惫万分的看着那双眼睛。

到后来上完第一节课的时候,我才发现,见老头子的时候选择这首曲子是多大的失误和不自量力。

空弦·上半弓,听到老师给我的任务,灵魂背负着人类的外壳完美的崩溃了。

人生价值忽然被降低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不具备相当的抗压力,任谁都无法接受事实。

这对于老师来说很容易的事情着实让我犯了难,回家4个小时练这东西?按每弓2拍计算,半个小时是900弓,我就干脆数到底拉了多少弓了事。但是人是没有多少耐性去完成这样的机械性技巧性工作的,基本上是每三分钟就已经觉得难受,出去玩,再回来练三分钟,偶尔老妈逼急了,看着秒针转啊 转,然后练上25分钟。

不知道这项任务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具体时间恐怕只有老爸老妈清楚。

接下来是音准,初到老师这里的孩子们多少对这老头子有点惧怕之意,老师隔上个三五弓就叫停,让孩子们一个个无所适从。老头子一首曲子几百个音符没那么多精力叫停,干脆闭着眼睛靠在那张三年没有换过的办公椅上听,觉得错误已经把他逼到了忍耐的极限,就睁开眼抬起头,用一副带点斜视、鄙视、半放弃式的——“你想怎么的!”的眼神看着学生。再加上那副只有一个镜片的眼镜上危险而狡猾地闪过一丝光,学生马上就一副“对不起,我错了”的神情,以至于后来多半学生的症状变成了拉两个音就用余光看看老师。(这绝对是一种人生经验,连以后上台都不会害怕,多少观众都不及这一双眼睛可怕呀!)而老师对于这种症状的反应就是——你看我干吗呀???(彻底的无言以对……)

再后来?只记得老师经常说“怎么像去超市买东西一样,买了就扔,然后再回去买再扔。”有的时候我实在是无法分清,到底这种隐晦的比喻和“大脑穿刺”相比哪个杀伤力更大。

遇上“天无一日晴”的日子,绝对要挺住,虽然“阳光总在风雨后”,可是毕竟“黎明前是最黑暗的”,连续承受老头子话中带刺的冷言冷语有时候还有驱逐,回家还要坚定“我要继续学琴”的信心,觉得自己在家拼命一个星期成果不错,还必须有能力接受“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的事实。

经过四年,总算不觉得老头子是心理障碍了,却觉得自己的耐性忽然在一年之内被恒定不变的6首曲子榨干了,有的时候,从高层上看着下面的万家灯火,脑海里忽然蹦出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生与死,这是问题所在"……

“呼吸呼吸我再呼吸,比地大的是海,比海大的是心。”

这句话像咒语一样保佑着我存活至今。

学琴,我觉得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不是金钱,而是你有没有那种“即使流浪街头,生命绝望我也还要拉我的琴”这种人生觉悟,不然,你还没成功呢,可能就被琴或者老师逼疯了。


支持

反对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涅磐凤凰 2007-12-1 12:25
<P>没看清是转贴,还以为是你的原创呢,还以为你说的老头子就是王教授呢,还以为你啥时候也开始学小提琴了呢,转念一想不大可能啊,就自作聪明地以为这篇文章是你女儿写的呢!哈哈,云里雾里半天,才明白原来是转贴!!</P>
引用 谈笑风生 2007-12-2 02:40
看来文章应该比较长,后面呢?
引用 三笑春风 2007-12-2 12:54
<P>楼主老哥,如果是转贴,建议写出转的来源。</P><P>俺判断,还是楼主千斤的手笔,呵呵。</P><P>写得很好,赞同。</P><P>顶一个!</P>
引用 公爵 2007-12-2 14:57
我学琴是听别人拉的好听,就跟着别人学了,但家中没有谁会啊,而且家里人反对呀,只好偷着学,一晃几十年了,由于是三天打鱼二天晒网,还处在初级阶段.............现在不怕了可以放心拉了,可只要一拉琴,家中就会没人了,家里人却都一个个借故溜出门了..........................
引用 亚马逊鳄鱼 2007-12-2 21:18
     这个帖子是我去沈阳的时候,和女儿谈话说到怎么学起小提琴的时候,她即兴而做,一气呵成的。在网吧发帖的时候离所剩时间不到一分钟了,所以就没有说清楚。不过,我佩服你们都猜对了,作者是我女儿,那个老头就是王教授,不过,这可是女儿对他的爱称,可不是不尊敬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2 21:27:59编辑过]

引用 从头开始 2007-12-3 10:03
<P>经典啊!感同身受.儿子现在正处在这一时期,非常的痛苦!两个多月了只拉了4个音,这次回课后连4个音也拉不了了,开始空弦,弓直.我能充分感受到您当时的心情,也能为您能熬过这一关感到欣慰,看到您的贴子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信心,风雨过后是彩虹!我会把您这一贴读给全家听.</P>
引用 DUANDD1113 2007-12-3 12:34
<P>即使流浪街头,生命绝望我也还要拉我的琴</P>
<P>感动ing !</P>
<P>令千斤有这种精神,什么事情都难不到她了.恭喜楼主有这么一个出色的女儿!</P>
引用 柳思成音 2007-12-3 13:34
道理都是相同的,在这件事上悟出这么透的理儿,就一定能把这件事做透
引用 涅磐凤凰 2007-12-3 15:25
<P>唉,居然被你的"转贴"给蒙住了!看来还是第一感觉最正确!</P>
引用 亚马逊鳄鱼 2007-12-3 16:49
<P>    对了,我女儿说的可是作为一个专业小提琴手所需的精神力量,别把业余选手吓坏了。</P><P>    看了几位的回帖,我很欣慰,对大家有这样的理解感到高兴。</P>
引用 七色彩虹 2007-12-3 19:44
<P>LZ的孩子是跟沈音的教授学的嘛?</P>
引用 皓月当空 2007-12-3 23:46
<P>写得好,孩子的文笔也有天赋!</P>
引用 亚马逊鳄鱼 2007-12-4 08:01
<B>以下是引用<I>七色彩虹</I>在2007-12-3 19:44:00的发言:</B>

<P>LZ的孩子是跟沈音的教授学的嘛?</P>


是啊!看见了吧?业余和专业就是这样不同,而有的时候专业选手更可怜。
引用 亚马逊鳄鱼 2007-12-4 08:04
<B>以下是引用<I>皓月当空</I>在2007-12-3 23:46:00的发言:</B>

<P>写得好,孩子的文笔也有天赋!</P>

<P>    你说的很对,我女儿写得一手好的作文。当然了,这与她看的书有关,光《红楼梦》就看了两遍,我想没有很好语文基础,这样的书肯定看不下去。</P>
引用 转业者 2007-12-4 12:05
学琴,我觉得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不是金钱,而是你有没有那种“即使流浪街头,生命绝望我也还要拉我的琴”这种人生觉悟,顶下
引用 chiuyiching 2007-12-5 15:05
<P>好贴!能请教以下弓子走直的要领吗?</P>
引用 雨颜 2007-12-6 11:27
<P>我在念幼师的时候学的是钢琴.</P><P>农村来的,小时候从来没碰过琴,这下可惨了,和城里的同学一比,就比没影了,</P><P>人家有的一进学校就是钢琴十级.</P><P>老师的冷嘲热讽就罢了,时不时还要接受成绩的彻底洗礼和打击,</P><P>哈哈,那时候还不知道"呼吸呼吸再呼吸,比地大的是海,比海大的是心",</P><P>只知道,"练习练习再练习,回琴的时候老师不要说'重来''你到底有练没练啊!'"</P><P>因为女孩子脸皮薄,只要老师一吼,我的眼泪就很不争气的掉下来了.</P><P>毕竟老师当着全班同学奚落你,那心情可不好受呀.</P><P>哼,为了争回这口气,我花了2年的时间苦练,终于在3年级的时候,回琴时可以昂着头从老师面前大步的走过.</P><P>她的乐理课\声乐课\钢琴课,我门门都拿第一,成为老师的正面教材.</P><P>可是从她奚落我的那天起,我的自信就没了,即使成绩再好,我一唱歌\一弹琴,心里就发毛,耳边就是她的嘲笑:</P><P>所以,我不喜欢老师奚落学生.毕竟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渴望被鼓励和赞赏的.</P><P>钢琴也好\小提琴也好,我总感觉很多学琴的人,脾气都很奇怪,估计都是被压制的,</P><P>拜托老师们多一些好的方法,别只会老批评学生,</P><P>"严师"如是这样的概念,那学琴真的是没太大意思,一点都不快乐!!!!!</P>
引用 七色彩虹 2007-12-6 12:21
<P>正如LS所说,我所遇见过的专业琴手差不多也都是这样。。。</P><P>第一次遇到的是某某某教授(国际级评委,名气太大,不便直说),给我上过一节课,结果也是把我教训了一顿,他说他小时候也是老师管得很严,哪个指头按不准老师就用棍子抽,而且他的小指很短,他老师说他拉不好琴,但是后来通过自己努力什么什么的。。。说我光有天赋却不认真什么什么的。。。反正就是一种极度不平衡的心理。。。</P><P>最近一次遇到的是一个专业演奏员,我把琴拿给他帮我调整调整,然后他让我试一下琴,我就拉了一首中等水平的协奏曲(大概是维奥蒂22那种程度的),其实当时状态真的不好,结果当我拉完的时候那人说“业余的能拉成这样已经不错了”,这摆明了就是鄙视人,我说这琴还是不不行,按弦不舒服,结果他接过琴去一下子就拉了一首帕格尼尼的随想曲,然后说“这挺好的啊,没什么不妥”。</P><P>所以我对专业琴手至今没什么好感。</P>
引用 zh_e_mail 2007-12-6 16:56
<P>总体上,儿子练中国乐曲不多,似乎仅是新疆之春之类的。而有的小孩为了拉好中国乐曲,还专门练5声音阶。两年前,儿子初上老师哪,老师让他选金色炉台和阳光照在塔什库尔干,一星期后,儿子给老师全国拉了,当时老师的一个学生听了直叫好。</P><P>记得当时我讲给儿子金色炉台中一段是炼钢工人对毛主席的敬爱。儿子很喜欢阳光,一拉就能感觉出新疆风情,一个一个的片段形成,后来听了王昭君,认为太好了,特别佩服陈刚。</P>

查看全部评论(46)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29 18:27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