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谱共享】 让·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芬兰著名作曲家,被誉为“芬兰民族音乐之魂”,1865年12月8日出生于芬兰海门林纳(Hämeenlinna)。西贝柳斯自幼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9岁学习钢琴,14岁学习小提琴,并自学作曲。他的音乐之路始于赫尔辛基音乐学院,后赴柏林、维也纳深造,师从多位知名音乐家 。 西贝柳斯的音乐作品,凝聚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浓厚的民族特色,这些作品不仅奠定了他在世界作曲家的地位,也在世界音乐文化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的创作涵盖了多种体裁,尤以交响乐成就最为突出。西贝柳斯共创作了七部交响曲,以及若干首交响诗和小提琴协奏曲等,这些作品内涵丰富,形象多样,散发着北国大自然的气息,渗透出芬兰雄浑粗犷豪放的民族气质 。 《芬兰颂》(Finlandia)是西贝柳斯最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被誉为芬兰的“第二国歌”,以其严峻深沉的引子和充满战斗激情的音乐,成为芬兰民族精神的象征 。此外,《忧伤圆舞曲》(Valse Triste)也是西贝柳斯的代表作之一,原本是他为妻舅Armas Jarnefelt的剧作《死神》(Kuolema)谱写的配乐,后成为当时欧洲咖啡屋的热门曲目 。 西贝柳斯的个人生活相对低调,他于1904年定居在赫尔辛基近郊耶尔文佩的艾诺拉别墅(Villa Ainola, Järvenpää),过着隐居生活,但仍持续创作。1929年起,西贝柳斯停止了创作,直至1957年9月20日逝世,享年92岁 。 西贝柳斯的音乐对后世影响深远,特别是对英国和美国作曲家影响尤大,在英美两国他曾被视为最重要的当代作曲家。许多作曲家,如巴克斯,班托克,艾尔兰等都曾模仿西贝柳斯的创作风格。西贝柳斯去世后,芬兰人在赫尔辛基市为他树立了一座由600多根不锈钢管组成的纪念碑,类似管钢琴,以纪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 在评价西贝柳斯的音乐时,卡拉扬曾表示,西贝柳斯的音乐不仅有严谨紧密的结构,还有丰满多彩的音响,其音乐本身具有强烈的地域性色彩,一经由卡拉扬的处理后仿佛便十分有古典韵味 。而科林·戴维斯爵士则以演绎西贝柳斯的作品见长,在乐坛一向无人能出其右,他与伦敦交响乐团合作的《第二交响曲》被认为是杰出的演绎 。 西贝柳斯的音乐作品,不仅是芬兰音乐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作品以其深邃的意境、内在的力量和严谨的构思而独具一格,至今仍然受到世界各地乐迷的喜爱和推崇。 代表性作品: 《芬兰颂》(Finlandia, Op. 26) - 这部交响诗是西贝柳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创作于1899年。它以其激昂的旋律和深沉的情感,成为了芬兰民族精神的象征,被誉为芬兰的“第二国歌”。 《第二交响曲》(Symphony No. 2 in D, Op. 43) - 完成于1902年,这部作品以其宏伟的结构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西贝柳斯成熟的作曲技巧和对芬兰自然与民族精神的热爱。 《卡累利亚组曲》(Karelia Suite, Op. 11) - 这部作品最初是为一部爱国舞台剧而作的配乐,后成为音乐会上的独立作品,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动人的旋律深受人们喜爱。 《忧伤圆舞曲》(Valse Triste, Op. 44, No. 1) - 这部作品原为妻舅Armas Jarnefelt的剧作《死神》(Kuolema)谱写的配乐,后独立成为音乐会作品,以其哀伤与甜美交织的旋律,展现了人生的复杂情感。 《小提琴协奏曲》(Violin Concerto in D minor, Op. 47) - 这部协奏曲是西贝柳斯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其技巧性和表现力著称,是小提琴曲目中的重要作品。 |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4-12-11 04:04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