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小提琴的双音音准


2017-10-17 10:02 | 作者: w6170232 | 来自: 中国小提琴论坛(原文)

摘要: 双音在小提琴的演奏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琴者一定要重视,双音练习需要尽早练习,其实好多小提琴的初级教材中一开始就会让你接触一些简单的双音练习。对于初学者来说,双音练习是非常枯燥乏味的,且会耗用大 ...
      双音在小提琴的演奏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琴者一定要重视,双音练习需要尽早练习,其实好多小提琴的初级教材中一开始就会让你接触一些简单的双音练习。对于初学者来说,双音练习是非常枯燥乏味的,且会耗用大量时间和精力,所以一定要有耐心,认真细心地去练习。

      双音有两个方面的音准。一个是两个单音间的谐和音准,也就是双音音准的“纵向关系”,另一个是旋律音准,也就是双音音准的“横向关系”。

      在练习双音的过程中,音准关系有时很难协调,初学双音者通常只注意到两个音是否和谐 、准确。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双音音准的“纵向关系,而忽略到双音音准的“横向关系”,即旋律线的音准关系,这也是双音演奏中另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它关系到双音在实际运用中既保持稳定的纵向音准,又保证旋律的横向音准的基本原则。

      小提琴双音两个单音间的谐和音准不是简单的将两个单音合在一起,而是要在两个单音音准正确的情况下进行手指的微调,要求达到两个单音的发音非常谐和,所以在练习双音时首先要弄清双音中哪个音是主导音,哪个是从属音。通常,三度、换指八度和十度双音是以高音为准,在练习时先找到高音的准确位置,而后再根据高音来校对低音。对于六度、常规八度(1、4指)则相反,要以低音为准。此外在遇到空弦时,双音的音准一定要以空弦为依据。两个单音间的谐和音准可采用单-单-双的方法进行练习,就是先分别将两个单音拉准,再拉双音并细调从属音使双音发音达到非常谐和。

      双音的旋律音准在练习音阶时要特别强调这种横向关系的音准,可采用高、低音分开练习的方法,即先用左手按双音,右手演奏单音(高音或低音)来分别检验上、下两个旋律线条的音准,从而逐渐形成在演奏双音时听觉上能够同时兼顾纵向和横向的音准。

      另外,在双音演奏中如何保持双弦发音的均衡,也并非只是简单的将力度平均地分配就能达到目的,而是要仔细地寻找合适的弓、弦触点,运用合理的力度和弓速来求得最丰满的音质。

      总之,双音的音准问题在小提琴演奏中是比较复杂和困难的,也可以说它在演奏中永远是相对而言的,是在不断的调整中寻求和谐。双音练习一开始就要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且一定要有耐心,认真细心,严格要求,在逐步掌握双音手型后,以后的练习和演奏才会得手应心。


2

支持

反对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HX4740 2017-10-9 05:43
好文,谢谢。
引用 ljhyjx 2017-10-9 09:06
这个好。只是理解的人理解,不理解的人不知所云。单音音阶一般遵从五度相生律,双音遵从纯律,所以从属音要和主音形成纯律关系,因此要调整。怎样调整才算达到“和谐”?还是那句话理解的人理解,不理解的人不知所云。
引用 鱼儿 2017-10-17 10:10
“通常,三度、换指八度和十度双音是以高音为准,在练习时先找到高音的准确位置,而后再根据高音来校对低音。对于六度、常规八度(1、4指)则相反,要以低音为准。”——引用

我印象中三度的根音不是在低音吗?为什么要以高音为准?
引用 ljhyjx 2017-10-17 14:40
窃以为管他是三度、六度、还是四度五度,都以主旋律音为准。
引用 smith56 2017-10-22 19:56
好文,谢谢。
引用 walawala82 2023-12-23 01:02
练双音的时候看到这个帖子真好~~
引用 褶子 2024-5-7 01:08
请教一下为什么 换指八度是以高音为准,常规八度以低音为准,例如A弦1指si和E弦4指si,用14 指以A弦1指为准调整E弦4指,改成用13指那是不是要以E弦3指si为准调整A弦1指,这是为什么?在个人看来既然都是八度那音效应该是一样的为什么换了指法从属音也要跟着变
引用 mingmain 2024-5-8 11:38
谢谢,好文!
引用 小弥 2024-7-27 22:00
仔细地寻找合适的弓、弦触点
引用 宫XM 2024-10-16 14:10
谢谢,明白了很多!

查看全部评论(10)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1-19 08:26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