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五年前的老帖子,稍作修改。 因为制作流程不会变,改变的只是工艺和对弓的理解加深。 此帖只是让更多的朋友们了解弓的制作过程,明白一块木头是怎么样成为一支弓。


简单的理解:只要重量合适,足够强壮,弹性韧度好,纹理顺直不易断,都可以成为琴弓之原料。


在弦乐器的发源地欧洲,17世纪,现代提琴异军突起。一直来宫廷教堂独有的文化,快速的在平民中普及。但即使在阿马蒂发展出现代提琴的典范,史特拉底瓦里造出达到完美顶峰的提琴时,同时期的琴弓仍然处于幼稚、粗犷的状态中。那时的制弓师们仍然在蛇木、铁木、义贝、等等硬木中苦苦寻找最适合做弓的木头。。。。
那时的欧洲列强,特别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将巴西,这个拥有丰富黄金和钻石的国家成为了为殖民地。给人深刻印象的大帆船,用大炮武装,并满载士兵,是为那些海上探险而建造的。带回满船的战利品回航时,金和钻并不胜任作为压仓物来渡过凶险的大西洋。为了避免船只颠覆,他们在巴西东海岸边找到了一种高密度的树,作为压舱物和船的柱子,甚至是蔗糖的包装箱。当船停靠在葡萄牙和法国的码头后,这些压仓木头和箱子便被随意丢弃了。有人发现其中一些木头能让水变成红色,于是这些木头被染工、家具制造师以及画家所追崇。18世纪后期,法国的制弓师无意中用它来做弓,发现它的性能居然超过以前所用的任何一种木头。这位制弓师的全名是Francois Xavier Tourte,由此起正式确立了它作为制作琴弓无可替代的地位。
这种木头中文名为苏木或巴西苏木,英文名即它的原产地地名Pernambuco。 它美丽、刚性、弹性、反应,兼备所有演奏家们想要的一切。

合理的苏木切割,需要保证:整支弓纹理通顺、弓尖树龄纹不超过75度。 在苏木被巴西立法禁止砍伐,早期被伐木头必须登记注册监控。在这种形势下,尽可能的节约木料,对基本条件的忽视,成了很多制作师无奈选择。


切割后的弓料,合理的自然干燥年份是十年以上。实际上这点无须担忧,因为过去十五年来,已经不再有新苏木会被合法的砍伐。 当然,干燥的年份越长越好。。
中国的制弓历史并不长。我所知并收藏有70年代末,北京提琴研究所用可怜的国家外汇向德国公司购买的早期苏木,那是我所知的国内最早一次有记录的苏木购买经历。
历史进入90年代后期,一个叫苏州渭塘的小镇,开始鲸吞全球琴弓制作市场。直至今日,他们已经掌控了世界琴弓95%的产量。无人统计过这期间消耗了多少苏木,按我保守统计,直至今日,这个小镇耗掉了500-700吨苏木。
无数的优质苏木,无数本该沉睡在德国某个家庭地下室的苏木被唤醒并远渡重洋,高价贩卖给了苏州小镇的一家家作坊。之后和无数其它中国制造品一样,再廉价贩卖到国外。
而苏木价从90年代末的不足五万元/吨,到现如今100万/吨,仍有价无市。




并非所有的苏木都适合做成弓,那些弹性度数低,张力不够的木头和关键部位的树节,裂缝,虫眼的材料大多数只能抛弃。 但即使是这样,结合更多的选料条件,苏木亦可以分出一二三四五很多个等级。 合格的木料首先被刨成八面形,并用火烤直和烤制出粗略的弧度。用特制的铣床切割出不同风格的弓头轮廓,并贴上乌木片和骨头片或象牙片或金属片。据说骨片或象牙片能更利用振动(我的水平尚体会不到)。金属片能增加弓头重量,更是为了保护弓头避免受损。
而更多的弓坊用黑塑料片和白塑料片来替代,经济快速。




弓尖槽是用来固定马尾束,设计成斜梯形状是为了马尾能在木枕的帮助下,能牢牢的固定在弓尖里头。 不同的制作师对形状有不同的理解,对弓的性能无影响。
弓尾槽是用来固定马尾库的,弓尾槽的长短和槽边沿距末端的长度差异对弓的性能会有非常微妙的影响。 弓尾孔是用来装旋钮的,如果没打直,会影响螺丝旋转困难。





精细制作从第一次装弓毛开始,制作前先确定好何种等级的马尾库。
马尾库通常用乌木制成,乌木以缅甸南方产地和非洲马达加斯加最为优质,油黑、高密度、坚硬又不失韧性。 也有用其它其它材料来做马尾库,常见的有象牙、玳瑁、牛角、蛇木,低档弓也用鸡翅木甚至塑料。 其中象牙和玳瑁以珍稀和美丽吸引着众多人的眼球,但抛开动物保护角度不提,这二种材质的马尾库遇损坏极难修补,因此不作推荐。
金属部分通常用白铜、白银和黄金。纯度过高的金银反而容易被磨损,因此在某些部位,需要加入其它质地的金属来增加硬度。
市场上很多所谓的金配件弓,常见有报价不足三五千元,着实令人好笑。正常思维:一只小提弓马尾库打磨前金配重量已超9克,如按14K金计算,光这些金子的价值已经超过二千元。连同缠绕丝,一套金马尾库完成后最终的成本已经接近四千(在此顺带奉劝个别朋友,遇事用脚指头想想,拉低智商的事别去做)
弓的好坏,全部在于木头部分+合理的调整,哪怕你镶上50克拉的钻石亦不可能对它的性能有任何的一点点的帮助。因此对于弓的选择,不必刻意去追求它使用了什么样的配件。 但是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位合格的制弓师,对使用什么配件搭配什么木料有严格的标准。并非只要是苏木,就可以把象牙黄金一股脑的往上面装!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几把好刀,一个好的砂轮机、磨刀石,以及老练的磨刀技术,必不可少!
献宝了,不知有无朋友见识过我这些宝贝们,看上去脏脏的不太美观,嘿嘿。。。






第一次装弓毛,通常用旧的或更便宜的黑马尾替代。当然,要求不能打折。弓毛没装到位,对拉琴有影响,对制作同样有影响。数量准确,平整、干净。
------------------------------------------------------------------------------------------------------------------ 真正的精修制作从这一步开始,在此期间,制作师任何一次微小的失误可能会导致整支弓的报废。
弓杆继续烤直, 用相对温柔又不会起黑烟的酒精灯。
弓杆削刨成正八面形或略微的斜八面形,密度好,重量重,张力大的弓会优先考虑制成圆杆。
此间,合理掌控各段尺寸细微过渡,线条干净利落,弓尖到弓根上下左右力度一致、弧度匀称、振动流畅。
不同风格的弓型,除了弓头形状的区别,在结构和弧度上有很多不同。
制弓师要做的是:将木料的性能发挥到最佳。







继续~~~~~~~~~ 尾库与弓杆的贴合很重要,二侧光滑平整不割手,尾库的风格与弓型基本保持一致。


圆杆比八角杆多几道工序,要将八角做成32角,再用刮刀和砂皮打圆。看似圆弓工序多,但真正要做好八角弓其实比圆杆要难得多。
琴弓弓头是整支弓的灵魂所在,弓头的气度能大致猜测出制弓师的个性、综合水平和艺术修养。弓头常见的有二种,分别的是硬朗的Peccatte、Simon,和以圆润为代表的Lamy、Sartory。 现代琴弓制作300年的后人,始终是沿着前人的脚步不断模仿、接近,但从未被超越。所以,要谈个性,都是扯淡。
当然工艺细节的个性化,以及刀工手工的极端精致 ,在最近几年的比赛中,体现的越来越明显。









弓木,从第一次下刀后,都应该放在干燥的暖房里接受考验,发现问题,及时修整,直至它在很长的时间里都不再有变化。 这个步骤对于南方潮湿地带的制作师来说非常重要。
这对今后弓能适应不同的环境,无论在潮湿还是干燥的地方都不至于变形的过于夸张非常有帮助。


天晴的时候给它们做做日光浴。。


经过持续的不同环境下考验而始终稳定的弓们,它们将经入最后的收尾阶段。
精细打磨后擦漆~~ 相比提琴的油漆可能会对声音有一定的影响。琴弓漆,除了起保护作用外,漆的好坏对性能几乎没有什么关联。高纯度的印度虫胶片为上选,质感透明度远比国产的红虫胶理想。酒精泡制后你也可以加入一些古巴胶硬化,也可以加入微小量的安息香。




油漆彻底干透并精细打磨后,下一个步骤是安装弓毛。 说到弓毛,啰嗦几句。。 这周接到过二个要换弓毛的电话,一个在北京,一个在长春。都提到的国外马尾如何云云。听了不大耐烦。 说实话,我真没见过经过确认的意大利、西班牙马尾长何模样。我一直在想,那些公休日比工作日还多的国家公民们还有人在养马吗。。如果有,那些比人还金贵的马儿们,它们的主人舍得割掉马尾换俩酒钱吗。如果那些喜欢拉琴的皇宫贵族,我觉得他有可能从他的爱马上割那么一小撮来。但你要想着成捆的收割并贩卖到中国来,那得是怎么样的天价啊!对于马尾的疑问仅局限于我和那些马尾商的臆想,如果您生活在欧洲,也许你会凑巧换到来自西亚的马尾,我认为这已经足够幸运了。
马尾通常产于内蒙、外蒙、西亚和西伯利亚。马尾的质量跟马儿的品种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所在草原的草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马尾的品质。因为公、母马的身体特征差异,导致了二者的区别。公马、健康的更长的公马马尾为上品。 在捆弓毛之前,一定要挑拣仔细,那些营养不良的毛发(发白,不润滑)、明显偏细的,弯曲的开叉打结的,都应该被挑拣出来。 练习弓的弓毛可以做装一些,优质弓上马尾应该适量或更少(发声更灵敏、干净,弓更灵巧)。





装上弓毛后,继续将弓放在干燥房接受考验,定时检查是否弯曲,同时让木料、漆面持续干透,以便于缠丝后不会松垮。 烘烤过的弓杆如有油漆损坏,应该局部补漆。 当一切可预见问题全部解决后,进入最后一个步骤:绕丝、包护皮。 在制作中,弓杆的重心平衡已经在合理范围内,但不同重量的缠丝能更精确的修正平衡。制弓师会结合它的重量和平衡,决定用何种缠丝。不同的缠丝重量区别范围在1-3克之间。在一支60克左右重的平衡物体上,在一端附加重量的几克差异,对手感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 缠丝通常的有纯金丝、纯银丝,鲸鱼须或仿鲸鱼须(很轻),法式丝质金线、银线(极轻),和各类五花八门的丝、线搭配。


至此,弓已算是正式完工。
在交付客户之前,按不同等级和需求,在弓根部位打上火烙印。


烙印前试试温度是否够。。
完工

终于发完了
说明下:此帖所展示制弓流程为本人固有习惯与大家分享,并非专业标榜和炫耀。 您要是觉得好看受用,就留下你的脚印吧,谢谢各位!
『Bowshop·李建锋琴弓』(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