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小提琴比赛曲目中,唯一的一首中国作品很是引人注目,那就是马思聪的《第一回旋曲》。马思聪的这首作品有何魅力,能在众多的中国小提琴作品中独占熬头,被选中呢?下面我们就从马思聪的创作与这首作品的分析中寻找答案。 一、马思聪的创作经历 马思聪,广东海丰人。生于1912年5月7日。1923年随兄去法国学习小提琴,就读于巴黎音乐学院。1929年回国,在上海、南京、广州等地举行独奏音乐会。1930年再次赴法,跟随毕能蓬学作曲。次年回国,先后在广州、南京、上海从事音乐教育、演奏及创作活动。 抗日战争开始后,马思聪辗转于西南各地,受到新音乐运动的影响,作品中表现了爱国主义思想。他注意提琴作品的民族化,努力汲取民间音调,如小提琴独奏《第一回旋曲》(1937)、《内蒙组曲》(1937)、《西藏音诗》(1942)、《牧歌》(1944)和《小提琴协奏曲》(1944),管弦乐《第一交响曲》(1941),以及男中音独唱曲《永生》(1937)和《20首抗战歌曲》等,其中不少作品的音乐主题采用民歌素材,具有一定的民族风格。1947~1948年,他先后在广州和香港教学。在此期间,受到民主运动和解放战争胜利的鼓舞,先后创作了3部歌颂祖国、向往光明的大合唱,即:《民主大合唱》(1946)、《祖国大合唱》(1947)和《春天大合唱》(1948)。 1949年,马思聪离开香港赴解放区。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除担任教学和演出外,主要从事创作。截至1966年11月,其主要作品有:话剧《屈原》配乐(1953);管弦乐《山林之歌》(1954)和《第二交响曲》(1960);大型声乐曲《淮河大合唱》(1956);以及一些民歌改编曲、室内乐和小提琴独奏曲等。 二、创作特点 马思聪是中国最早的小提琴家之一,他的演奏和作品,对中国小提琴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曾经说过:“一个作曲家,特别是一个中国作曲家,除了个人特色以外,极为重要的是拥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他曾明确表达自己的创作观点:“追求我们伟大民族最美的声音这个目标一定要努力以赴。”就是基于这样的创作目的,马思聪创作出了我国第一首真正走上国际舞台,及我国第一首被外国小提琴大师演奏的小提琴独奏曲。它们分别是马思聪作曲的《思乡曲》和《第一回旋曲》。 马思聪是在法国接受的音乐教育,从事小提琴音乐创作,则始于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初期。在这段时间里除了一些现代派已经开始他们的探索外,后浪漫主义风格的创作手法仍然非常盛行。所以采用民间流传的音乐素材和民歌来写作,是很常用的方法。马思聪的大量小提琴曲,包括这个时期和以后的创作,都带有这样的色彩,如小提琴声部的经过具有大量与传统大小调音阶和琶音迥然不同的进行,五声调式或以四、五度叠置的和弦为基础的琶音等。这些手法由于和马思聪所选择的民歌素材的风格容易协调,就被广泛的运用到小提琴的独奏曲中来了。 此外,从演奏技巧方面我们可以发现,马思聪在他的演奏和创作中对方法和指法的选择、声音的表现力、揉弦的运用等,都在力求表现中国民族音乐语言的特点。可以说,马思聪在运用外国作曲技巧及发挥西洋乐器演奏技巧与中国传统音乐结合的探索上,走出了十分重要的一步。 三、马思聪的《第一回旋曲》 马思聪的《第一回旋曲》写于1937年。从这一年开始,马思聪把自己的创作和民歌结合起来,把民歌融化在自己的创作构思之中,一方面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另一方面又体现出作曲家特有的创作个性,取得了成功。他在其文章《创作的经验》(载《新音乐》五卷一期,1942年11月)中谈到了自己的体会:“《绥远回旋曲》和《绥远组曲》,都是根据绥远民歌而作。从这两曲起,我开始进入利用民歌来创作的新途。回来中国久了,与民族的接触有了解而融合……民歌与我互相影响成就了音乐创作。首先,民歌以它的旋律、风格特点、地方色彩感动了我……在我决定采用它们时,变成我的一部分,它成为我所需用的材料。……归纳起来,民歌给我的影响是它的本质、色彩、特点至独特的风味,而我则以之纳入某一种曲式里头,以和声及作曲技巧去处理它。”事实上,马思聪在三四十年代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不了解到热爱的传遍过程。在1936年到北京之前,马思聪“嫌它们过于单调,粤曲、京戏都没有给我好的印象”,认为“这些东西都已丧失了创作力,已是陈旧过时的东西,而且有一天会湮灭的东西”。到北京以后,他曾表示“大鼓却给了我新鲜的感觉,节奏、旋律都很奇特,民众的声音从中表达出来,它还没有染上就艺术的成见与陈旧的规则,保留着它的自由与创作的新颖”。马思聪“开始认识到丰富的中国名歌是音乐创作的肥沃土壤”。在这一时期他吸取了民族音乐的曲调,通过对节奏、曲式、伴奏以及演奏技巧等方面的展开和处理,展示了他在小提琴音乐创作中运用民歌进行创作的才能和技巧。诚如他自己的说的:“我获得了处理民歌的经验、解释起声,民歌与我相互影响成就了音乐创作。”。从创作的角度看,民歌与作曲家的确是相互影响的。民歌调动了作曲家艺术修养和艺术构思中那部分民族性乐的基因,同时作曲家有运用其创作技巧、发挥其思想感情及艺术修养,培育出源于民歌的许多新旋律,使作品既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又充分体现作曲家自己的创作个性。 在马思聪的《第一回旋曲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作曲家这一创作经验。这首乐曲的主题来自于一首粗放而富有豪情的绥远民歌《情别》,有着很有特征的切分节奏。经过作者的仔细处理,再度创作,加上多个副主题和歌唱性的慢速对比主题,进而加花变奏展开写成的。其采用的曲式是标准的回旋曲式——A-B-A-C-A和尾声。乐曲的各个部分转折非常自然,几乎可以说是天衣无缝,它利用各种走句将特有的主题连接起来,音乐充满流动感。主部主题A,采用一首河套民歌的曲调。这是一个上下句,原民歌的歌词是:“你走那天刮了一阵风,提心吊胆我好不放心。”马思聪将这个主题欢乐化了、舞曲化了、提琴化了。A第一次再现时,小提琴演奏开放性的和弦,更有力和更光彩了。第一插部B,旋律性不强,是一连串很活泼的十六分音符长短句,具有幽默诙谐的情趣。第二插部C,在同主音D大调上,第一次出现时,用柔和的D弦演奏,音色圆润,抒情婉转,旋律富于歌唱性,非常优美,左右手的钢琴伴奏都有各自的固定音型,似乎在描写塞外的驼群,人们在骆驼的背上合着驼铃的节奏歌唱自己的家乡。当A第二次出现时,小提琴提高了一个八度,钢琴伴奏也提高了一个八度,音色明朗,音乐中蕴含着光和热,生活中充满着希望。这样的曲式结构使它最终成为一首快速的充满激情的优秀作品。 由于这首乐曲加入了民歌的风格,从演奏技巧上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马思聪运用了大量与传统大小调和琶音迥然不同的进行,即五声音阶或以四、五度叠置的和弦为基础的琶音。这些手法运用于独奏曲的经过句,在演奏这些部分时,作曲家对指法的组合及换把规律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作曲家还借鉴了民族器乐中的一些表现手法,例如独特的装饰音和滑音的演奏手法、揉弦的运用等。可以说,马思聪的《第一回旋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首炫技曲。上世纪五十年代,前苏联小提琴大师大卫·奥依斯特拉赫来华访问演出时,就特意选择了演奏此曲,所以,它应当是第一首被外国小提琴大师演奏的我国小提琴独奏曲,是音乐表现和演奏技巧与中国传统音乐相结合的上乘之作。 马思聪作为一名著名的小提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曾为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毕生的贡献。他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为中国音乐在世界乐坛取得了声誉,更重要的是对中国小提琴的演奏和中国小提琴音乐常作开辟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为中国各类音乐创作和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留下来深刻的积极影响。而他的这首《第一回旋曲》无论在艺术还是技巧上,都堪称中国乃至世界小提琴音乐的精品。因此,马思聪的《第一回旋曲》作为国际小提琴比赛中唯一中国曲目是当之无愧的。 |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4-12-12 12:45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