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过小提琴近20年的基层老师,我认为:目前的考级制度必须要作新的修改。 1、考试内容应当增加音基部分,两者二合为一同时考。相应的级别应笔试、视唱、视奏等。不然音乐考级永远走入死胡同。很多人学琴只学技术,不学音乐,这是一种悲哀。 2、降低技术难度,增加乐曲数量,不同曲式、曲种,打开知识面。许多考生只把注意力放在几首难度大的练习曲上,一拉就是几个月,这对孩子来说是相当愚蠢的.把学琴的兴趣拉得荡然无存。实际上这是由目前考级的设计引发的。目前我们中国小提琴业余考级有点难,乐曲面很窄,但还是有些“权威人”认为“要和专业的要求一样”。这个观点是值得多多调查研究,我们认为,业余学琴,不但音乐要求不能和专业一样,甚至连技术难度也不能和专业生一样,因为专业生时间充分,每天拉1小时的人不可能和每天拉6小时的人相比。“权威人”又认为--可以用10年左右时间来完成10级,事实证明,能坚持10多年每天完成1个多小时练琴的业余人是不存在的。实际上能连续学五年的孩子就相当的少,这就人为地把大部分爱好者拖入“半途而费”的泥潭里。 3、相关器乐类的考级值得参考:我们知道小提琴的持琴对小朋友来说要求达到基本正确要用1--2年,这样相对于别的乐器进度就慢了1--2年,如果再不把各级的难度适当降下来,学习小提琴的进度就比学习其他类乐器要慢得多,对许多业余人来说是“没有进步”和“没有作为”的表现,使学小提琴相对学别类乐器来说少了许多吸引力。这实际上人为减少了业余爱好者的数量,对小提琴自身的发展很不利。据我所知,电子琴2年考5-6级的,通过率95%,3年考核8--9级,通过率90%。但这对小提琴来说很难。同样是业余,你这个小提琴这么难,他为什么要学你的呀?我们搞小提琴的,有必要这样自作清高吗?建议各位“大师们”好好调查研究一下,再科学地设计一下为好。应听听各层次的人的意见,不能只听专业人土的声音。毕竟音乐是为大众服用务的,任何一个事业行业,也只有大众的支持和投入,才有更大的发展。小提琴也是一样,有众多爱好参与,才有出路。 4、业余考级不能走应试教育的老路,不能拘于一格,“音乐的要求”也不应大高。业余考级,能按十级乐曲的基本要求(包括速度、节奏、音准等)拉完都应当给予通过。考级老师也不应当用专业的要求----有些甚至是自己的偏见---来衡量一名业余学生;业余就是业余,他们不可能同专业生争饭碗,更不用说同专业老师争饭碗,担心什么呀?相反,爱好者多了,只会对这个事业更有利。搞得这么难,以至提琴没人想拉、想听、想学,这个专业的人吃什么呀?所以,我国目前当负之急,就是要培养更多的提琴、古典音乐爱者,任何压制、打击都是对中国音乐发展的阻碍。毕竟这考级只能基本反映练琴对技术掌握的进度,不是评定小提琴音乐好坏的唯一标准。 欢迎更多老师、各位关心我国小提琴未来的热心人士参与讨论!!!! |
<B>以下是引用<I>Carl</I>在2005-6-14 12:43:00的发言:</B>
上海在1级前加了2级,那就是启蒙级和基础级,其它级略作降低标准,并列出多项选用曲目,但在每次考级前3个月会在选用曲目中指定1首,以妨只拉考级曲的恶习,此法相信会带动各地的整改,因为上海是内地考级的始发地,具有领导的作用和构建头脑。这样一来,上海共有14个级别。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1-19 08:42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