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炳《二泉映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94y197fV/?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55f235fec0c98212a589d4c346f768ed【乐谱共享】
《二泉映月》这首由民间音乐家阿炳创作的二胡曲,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极高的声誉。阿炳,原名华彦钧,生于江苏无锡,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道士,精通多种乐器。然而,他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经历了从道观的辉煌到街头卖艺的落魄,最终因眼疾失明,生活陷入困境。
《二泉映月》的创作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情感的积淀。阿炳将自己对痛苦生活的感受,通过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创作了这首感人至深的二胡曲。它不仅是阿炳生活的写照,更是他情感宣泄的传世之作。阿炳利用自己的创作天赋,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化作扣人心弦的旋律,使得听众能在旋律中产生共鸣。
这首乐曲的结构严谨而富有层次,全曲除了引子和尾声外,共分为六个段落,即主题和它的五次变奏。每个段落都有其独特的旋律和节奏特点,通过句幅的扩充和减缩,音域的上升和下降,表达出音乐的渐次发展和推进。主题变奏随着旋律的发展,时而深沉,时而激昂,深刻地展示了作者的辛酸与痛苦,不平与怨愤。
阿炳的演奏技艺是他二胡艺术成就中的重要部分。他的演奏细腻深刻、潇洒磅礴,感人至深。在演奏《二泉映月》时,他运用二胡的五个把位,并配合多种弓法的力度变化,在变奏中情景交融,展现出无比深刻的意境。阿炳的演奏风格被赵砚臣先生总结为:“行弓沉涩凝重,力感横溢,滞意多,顿挫多,内在含忍,给人以抑郁感、倔强感,表现了一种含蓄而又艰涩苍劲的美。”。
《二泉映月》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音乐领域,它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毛泽东主席曾评价它具有浓郁的民间风味,并指示要发扬光大。周恩来总理也十分欣赏这首乐曲,将其作为珍贵礼品赠给国际友人。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听到这首乐曲后,感动得热泪盈眶,表示“这样的音乐应该跪下来听”。
这首乐曲的曲名同样具有诗意与深情。最初,阿炳并没有给这首曲子命名,是后来在1950年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曹安和教授专程来无锡为阿炳演奏录音时,根据阿炳常在惠山泉庭上拉奏,提议命名为《二泉映月》。阿炳点头同意,于是这个优美的名字便与这首乐曲一同流传下来。
《二泉映月》所展现的不仅是阿炳个人的悲欢离合,更是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的缩影。它用音乐讲述了一个关于坚韧、才华与不屈的故事,让世界听到了中国的声音。这首乐曲,如同无锡二泉池的月光,清澈、明亮,映照着人们的内心,激发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