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中国小提琴网 首页 演奏学习 作品分析 查看内容

《抹去吧,眼角的泪》


2016-7-26 09:31 | 原作者: 田园风的行板 | 来自: 中国小提琴论坛(原文)

摘要: 关于小提琴协奏曲《抹去吧,眼角的泪》 ———李耀东于1979.12 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这是一个多么叫人揪心的日子, ...

关于小提琴协奏曲《抹去吧,眼角的泪》

———李耀东于1979.12

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这是一个多么叫人揪心的日子,敬爱的周总理和我们永别了,我国人民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做为一个音乐工作者,当时多想写一首曲子来寄托自己的哀思。但在那时,这种创作心愿又怎能实现呢!

伟大的“四五”运动,使我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但万万没想到:人民的悼念活动却被定为“反革命事件”而遭到镇压,对此我实在想不通,感到一切都完了,创作上的一些构想只好深深地埋在心底…… 随着“十月”的胜利,党中央又为天安门事件平了反,我内心有说不出的喜悦,感到祖国的春天来了,艺术的春天来了!埋在心底的创作火种,又开始燃烧。这时,滕文骥同志把《生活的颤音》剧本初稿送给我看,由于剧本反映的主题思想与我想创作的乐曲内容是那样的吻合,因此它比任何剧本都强烈地吸引着我。特别是用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来贯穿全片,使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连夜就进入协奏曲的构思过程。这一夜我没有合眼,是我创作中最艰难的时刻。不知什么时候天已大亮了,我继续在钢琴上寻找乐思,还是找不到,我已经很疲倦了,想伸伸腰,就在我抬头那一瞬间,总理在病中的那幅照片一下进入眼底,总理那严峻而消瘦的面容,那刚毅的神态,象一股巨大的浪涛,猛烈地撞击着我的心灵,立即引起许多痛苦的联想……情感的闸门被冲开了,热泪和深埋在心底的旋律一起涌了出来:2008-11/2008112914443882.jpg

就这样我终于找到了协奏曲的第一主题。经过组织,它从葬礼般的引子开始,使人联想那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心酸日子,表达亿万人民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深切怀念。在独奏小提琴陈述完第一主题之后,乐曲经过一段小的发展推向高潮,进入乐队全奏,独奏小提琴在高音区连续奏颤音,造成一种悲痛欲绝之感,这就完成了协奏曲的主要音乐形象。这个表现哀思的第一主题是协奏曲的核心,也是《生活的颤音》全片音乐的贯穿主线。

协奏曲的第二主题,是一首光明的颂歌,周总理就是光明的象征,美好未来的象征。总理的光辉形象是那样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他那慈祥的面容,它那爽朗的笑声,它那光明磊落的襟怀,他那鞠躬尽瘁的一生。他既是伟大的人物,又是我们当中的普通一员。这一切都激励着我要用最深情的曲调来倾诉人民对他老人家的爱;用最优美的旋律来赞颂他老人家为我们开拓的美好前景。于是,我找到了第二主题: 2008-11/200811291454334.jpg

为了增加它的明亮度,先用双簧管演奏,然后在独奏小提琴上展开,与哀思的第一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

乐曲的发展部,是对人民力量的描绘,对“四五”精神的颂扬。写一首悼念总理的曲子,没有这一部分乐曲是不会丰满的,因为总理的形象与人民为民主而斗争的形象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基于这种认识,我从第一主题中找到了发展的脉络——从哀思到呐喊到前进,悲愤的音调转为激昂的进行曲: 2008-11/2008112914515522.jpg

然后用转调、动机分裂以及模进等手法,使乐曲向前推进,又用独奏小提琴与乐队竞奏来描绘天安门前光明与黑暗的一场搏斗!那强烈的不协和和弦几经重复之后,乐曲转入低潮,手无寸铁的人民群众,遭到血腥的镇压,弦乐组的四度、五度平行颤音加上低音乐器的拨奏,造成一种阴森的气氛,英国管奏出凄惨的第一主题变形,接着大管在低音区结束了发展部。

再现时主部经过压缩以后,独奏小提琴进入华彩乐段,使悲愤与斗争交织在一起,好像一组回忆的叠印镜头,再现许多壮丽的场面,独奏小提琴经过连续三连音向上的冲击,乐队在明亮的D大调上奏出第二主题,这是胜利“十月”的欢腾景象。我清楚记得,当听到“四人帮”垮台的消息时,我激动的整夜未眠;更难忘欢庆胜利时那阵阵歌声,那张张笑脸,人们真正感到又一次解放了,可以自由呼吸了……我要把这些感受都倾注在乐曲里。当第二主题变成6/8节奏之后,长笛与独奏小提琴用复调欢快地对奏着,春天又回到了可爱的祖国,在独奏小提琴急速的和弦分解与飞跃的音阶中乐曲进入尾声,描绘我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满怀胜利的豪情,奔向美好的明天!

实在说,这首协奏曲是千百万人民用鲜血和泪水浇灌出来的,创作过程中还得到了小提琴家盛中国热情相助,而我自己还没有很好地把人民的感情表现出来,这要在今后的创作实践中不断提高,在奔向美好明天的征途中,做出较大的贡献。

3

支持

反对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田园风的行板 2008-11-29 14:37
<P>发个电影《生活的颤音》的视频链接吧:</P><P>http://v.youku.com/v_show/id_cc00XMTc3NTMwNjQ=.html</P>
引用 田园风的行板 2008-11-29 15:19
<P>下集:</P><P>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3NTQ1MjA=.html</P>
引用 Herr周 2016-7-26 19:21
呵呵,周恩来同志····
引用 dou0328 2016-7-31 14:54
本帖最后由 dou0328 于 2016-7-31 14:56 编辑

再赏1979年影片《生活的颤音》“一月的哀思”  此博文包含图片此博文包含视频        (2010-01-08 09:13:28)转载▼
标签: 电影 生活的颤音 怀念周总理小提琴曲 剧情截图 欣赏观感        分类: 影视-英模将领类

   1979年8月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完成的故事片《生活的颤音》,是一部现在看来都很有代表意义的优秀影片。该剧以1976年清明节前后悼念周恩来总理所发生故事为背景,奏响一曲反映国家与人民命运的时代交响曲。
   男主人公郑长河(史钟麒饰)是北京乐团的小提琴手,因在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遭“四人帮”爪牙跟踪,在某家属院门口,撞上女主人公、电机厂工人徐珊珊(冷眉饰),珊珊酷爱音乐,认出郑是昨天在天安门即兴创作悼念乐曲的人,将其带回家中掩护,还为其播放柴可夫斯基乐曲,郑长河换上珊珊给的衣服去演出。文化部副处长韦立(项智力饰)一直追求珊珊、帮助徐家,他送来北京乐团音乐会票,珊珊欣然接受去看演出,见郑长河在演奏完《毛主席的光辉把金色的炉台照亮》后擅自改动曲目,佩戴白花,排除干扰,独奏起自己创作的《一月的哀思》,钢琴手李霖主动为其配乐,全场观众纷纷自动戴上白花,伤心落泪,无言地为其鼓掌。珊珊听得泪流满面,对郑肃然起敬。团长向上级汇报,停止郑长河演出资格。珊珊在剧场外等他,表达了在现实中想喊却不能喊、透不过气来的感觉,想把苦闷都向其倾诉。长河认为从千百万送总理人的眼泪中看到了希望,人民没有沉睡麻木,现在像火山爆发前的宁静,总有一天会爆发。珊珊到家遭母亲(阮斐饰)责备,不许她和郑长河来往;父亲(项堃饰)提醒女儿谨慎;珊珊不让父母怠慢郑。两人各自在家中回忆和对方的谈话,心潮起伏。
【回顾】再赏1979年影片《生活的颤音》“一月的哀思”

【回顾】再赏1979年影片《生活的颤音》“一月的哀思”

   珊珊父亲是医生,认出郑长河1月10日曾为不愿参加演出来医院开假条,自己平生第一次给没病的人开了两周病假。珊珊领长河见曾是话剧院总导演、和周总理关系密切的舅舅,长河感觉曲子只写出了哀思和呐喊,却没写出人民的觉醒前进。舅舅要他不要放弃舞台,有石头在火种不会绝,曾在干校认识一位作曲家,被打得遍体鳞伤,仍作出《祖国之春》曲谱,半年就被折磨致死。长河说他是自己父亲。韦立出现,他与长河是同学,韦警告长河别拿政治生命开玩笑。珊珊指韦立唯一好处就是虚伪,她听韦说长河离过婚不免失落,舅舅鼓励她勇敢地去找长河。
【回顾】再赏1979年影片《生活的颤音》“一月的哀思”
【回顾】再赏1979年影片《生活的颤音》“一月的哀思”
   清明节的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花圈铺天盖地,长河一直徘徊到深夜,冲进李霖家把自己协奏曲的奋进部分弹给他听,激情不已。韦立告诉徐医生上级要拿郑长河开刀,而舅舅与长河在天安门见面的照片成为他们的罪证。珊珊把这一切告诉长河,长河误以为珊珊害怕,让她出去,待转而道歉,珊珊不在了,他追到汽车站失望而归,家里很乱,书籍用品洒满一地,珊珊抱着小提琴说,他们来过了。长河告诉珊珊,父亲是被韦立带人打死的,他不愿连累徐家,珊珊执意把他带回家。长河为其拉起动情的乐曲,珊珊仿佛看到了春天里盛开的鲜花,看到两人你追我赶采花献给英雄纪念碑的场景,不禁相拥而吻。门开了,父母去看了舅舅,刚从天安门回来,珊珊选择和长河在一起。韦立来了,珊珊打开房门让他搜,韦一走,长河要离开,妈妈让他留下。
【回顾】再赏1979年影片《生活的颤音》“一月的哀思”
项智力很有父亲当年的气质与风范  
   悼念周总理的音乐会在徐家开始,舅舅来了,邻居、朋友、同事来了,有的站在楼下院里,大家面对周总理画像,戴上黑纱白花,长河拉琴,李霖朗诵,沉浸在悲痛的悼念中……韦立带着一帮打手闯进来,珊珊打了他一耳光,随后多人被打伤抓走,长河被打倒在地……
   春天到来了!郑长河把《一月的哀思》改编成小提琴协奏曲的《抹去吧,眼角的泪——为悼念周总理而作》在剧场成功演出,观众中的徐珊珊从痛苦的回忆中回过神来,感到无比欣慰。
【回顾】再赏1979年影片《生活的颤音》“一月的哀思”
   当年的看点:
   1、全片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在彩色的主题曲演奏过程中,用徐珊珊旁白衔接,把不堪回首的往事用黑白镜头表现,使观众有既新颖又易懂之感。
   2、是一部音乐片,主题曲多次以钢琴、小提琴和交响乐队形式出现,在创作新曲同时,也有外国名曲和当时的著名曲段,越听越觉旋律动听优美,20年后仍记忆犹新。
【回顾】再赏1979年影片《生活的颤音》“一月的哀思”
    3、靓丽的演员阵容。男女主角,史钟麒是上海芭蕾舞团演员,冷眉是中央歌舞剧团演员,据称选史钟麒有一重要原因是他会拉小提琴,而我看他弹的那段钢琴,一定比拉的更好点。而冷眉的那双“会说话的眼睛”使她脱颖而出。他俩的搭配到现在看仍很般配。著名大反派项堃,无论是《南征北战》的张军长、《烈火中永生》里的徐鹏飞、还是《停战以后》中的李国卿,都堪称一绝。这回他扮演徐珊珊的父亲——一位有正义感、又有点胆小怕事的医生,加上全家齐上阵,很有吸引力:生活中的爱人扮演了片中爱人;二儿子项智力则饰演了片中反角——高大英俊又冷酷无情的“韦立”。(据说他后来双目失明,实在可惜)
   4、被誉为“新中国影片第一吻”。影片86分时,郑长河与徐珊珊情至深处,相互凝视拥抱后,侧光而吻,当时曾招来许多非议。就连史钟麒片中的鬓角也成为争议的一部分。现在再看,简直不值一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6fa3860100gf99.html
引用 dou0328 2016-7-31 15:00
正确的播放地址:http://v.pptv.com/show/tZFMyzOZCUeqKJA.html?rcc_src=L1
引用 tjtgcbg 2016-7-31 15:14
可惜没有全谱

查看全部评论(6)

Archiver|手机版|联系站长|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4-3-28 18:22

Chinaviolin.NET|提琴唯一性编码标准(VUC)官方网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