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中国小提琴网 首页 音乐文摘 家长琴童 查看内容

家长陪练小提琴建议注意几个方面


2016-3-9 19:18 | 原作者: yysfpl | 来自: 中国小提琴论坛(原文)

摘要: 孩子如何练琴,这是一个困饶许多家长和孩子的问题。尽管家长给孩子请了老师,但是,短短的四十五分钟上课时间,老师不可能作较多的细化性传授。因此,课后如何练琴,孩子和家长难免会出现困惑。    以下几点仅供参 ...

孩子如何练琴,这是一个困饶许多家长和孩子的问题。尽管家长给孩子请了老师,但是,短短的四十五分钟上课时间,老师不可能作较多的细化性传授。因此,课后如何练琴,孩子和家长难免会出现困惑。   

以下几点仅供参考(不对之处请指教):

 

每当孩子接受一首新的曲子,首先要十分明确练琴的方向和目的,并特别地关注在朝着这个方向行进时应坚持和把握的要点。归结为三个方面:

 

一是面对一首练习曲要思考曲作者要你练什么,做到练完这首练习曲后有效获得演奏技术上的进步。   

有一种普遍的情况,孩子练琴只是一遍一遍的拉,拉多了,不说孩子,就是家长也烦了。一周下来,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在原地打转,还是有了前进。这种情况是最令人感到茫然的。

 

练琴是为了掌握和巩固演奏技术并同时获得音乐理论知识。而要做到这点就要有针对性,我们要学会什么,这就是一个练什么的问题。

 

有些练习曲本身练习目的明确,有些版本的练习曲册子,对每一课也都有一个说明,明确该课要学会什么技术和乐理知识,注意什么要点。但是,多数练习曲其本身并没有体现练习目的,多数版本的练习曲也没有这种说明。于是,关于“要学会什么,要练什么”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常常因此而被忽略,结果就导致练琴时不知所向。这样的练习,对于要学会的技术,也许在潜移默化中会有一定程度的效果,但是否真正练到了手上,严格得符合了技术的标准和要求,以及能否在音乐作品中得心应手地应用,就经不起实践的检验了

 

一首练习曲,是一项或几项技术的载体,让孩子拉练习曲的目的,是掌握更多的技术。单就掌握技术的目的来说,只要明确了利用此课要学会什么,哪怕单挑出某个段落甚至几个小节作有目的性的练习,其意义也远远超过漫无目的地作整篇的无休止的练习。

 

二是从音乐角度尽力体会一首练习曲的音乐感觉是什么,实现日积月累地培育乐感的目的,并促进技术的掌握和提高。

 

首先要认识到一个问题:任何一首好的练习曲不仅有着技术训练的价值,而且都具有很高的培育音乐感觉的价值。即使再枯燥无味的练习曲,我们总能找到它的乐思或音乐感觉。

 

对有些似乎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练习曲如克莱策尔、大顿特这样的侧重于技术性训练和调性变换训练的练习曲,应尽力找出规律,分清片段和乐句,感受旋律发展的倾向;甚至有必要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编撰出一些戏剧性的故事,让不知所云的一连串的音符变成戏剧性的情节来稳住年幼的孩子,使他能够有兴趣地在故事当中练下去。

 

对于乐思鲜明的练习曲,在遇到片段、局部性困难时,有必要暂时忽略技术的标准和要求,首先搞明白曲作者在此片段的动机意图是什么,音乐的倾向性怎样。如此,技术在心态上就会变成从属地位,克服其难度随之变的容易下来。它会让你感受到已经掌握这个技术后使你非常愉快的成就感,进而使你能够以欣赏的角度愉快地去练习整篇练习曲。

 

如果不顾这个问题,而只单纯从技术角度去训练,不仅达不到培育音乐感觉的目的,反过来又会大大阻碍技术的掌握和提高。

 

三是对于音乐作品的练习,要尽可能去体会曲作者在说些什么,从而使你能够传达给别人音乐作品所表述的情境

 

每次在孩子参加比赛时我都看到一个普遍的现象,好多孩子的演奏就像我们常见的毫无表情的背课文,让人听了就像听天书一样,哪怕是像新疆之春这样再熟悉不过的曲子。听完之后,却是在云里雾里。   

任何一种语言,只要它表述了,肯定就有它的意图。整个作品有它的主题思想,某个乐段或某个乐句也都有它的动机意图以及它在整篇中所承担的逻辑关系上的作用。

 

对练习曲要体会它的音乐感觉,那么,对于音乐作品,就更要在感受了旋律以后,去体会曲作者他在说些什么。比如他想诉说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或是想描述一个什么样的情境,或是想叙述一个什么样的事件以及事态的发展趋势,或是想表白自己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有些家长问,听你小孩的演奏,如身临其境,我的孩子为什么拉不成这样呢?我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在学习这首曲子的时候,想没想曲作者他到底要说些什么,到底要表达什么样的情境,他的思绪是什么状态。

 

可能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且由于许多家长出于对音乐的神秘感,使他没有大胆地去思考这个问题。其实,如果从简单意义上去看音乐,它的旋律就是情感波动的记录,从这一点上说,只要孩子会哭、会笑、会怒、会乐,对于一首不是非常富有思想哲理的音乐作品,去明白它是愉快,是忧伤,是悲愤,是抗争,应当说是能够做到的。但遗憾的是,往往在练琴的时候,没有去问究曲作者在每一句话里想说些什么,在每一个乐段里想表达什么,当然也就不可能传达给别人什么东西了。

 

比赛场上,有时会听评委说一句话:“这孩子琴里有东西”。这话听起来很神秘。能是什么东西在琴里?我想就是孩子在平时训练中获得的音乐感觉和体会出的曲作者想说的什么。还有,就是在充分理解了曲作者想说的什么以后,自己的感受。

 


支持

反对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yysfpl 2008-2-19 21:41
我在“老师说,拉琴没有情绪。什么意思”楼主的贴子里有个关于协奏曲的认识和理解的叙述,可能对大家有点帮助,并请多多指教。
引用 筋竹 2008-3-20 10:47
说的真好
引用 jn5722902 2015-2-12 19:54
受益匪浅啊,看到了之后我知道怎么做了
引用 civita 2015-3-3 13:00
提醒孩子关注音准 节奏的同时   注意曲子拉得好听    有感情

其实孩子自己也能理解一些   有时候是他的技术和功夫还达不到   
引用 resthk 2015-3-14 08:53
&nbsp;其实不管是协奏曲,还是小星星和生日歌,你真正拉出它的韵味来了吗<div>不要轻易地让孩子拉困难的曲子,以显示教育的水平有多高,每个成功的例子都要以坚实的基础做铺垫。</div><div>乐感的建立是真正最重要的。从最简单熟悉的歌曲入手,以最正确的姿势动作演奏出大师们动人的琴音。</div><div>比拉无感情的paganini要强的多,音乐的殿堂是神圣不可亵渎的。</div><div>我并不认为是技术问题,小朋友一样可以拉出动人的琴声,他们是生机勃勃的幼苗,需要父母老师细心的培育。</div><div>优美的琴声往往是先感动自己,而候才能够感动他人。学音乐必须全心投入,不然根本难以成就。</div>

查看全部评论(5)

Archiver|手机版|联系站长|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4-3-29 22:56

Chinaviolin.NET|提琴唯一性编码标准(VUC)官方网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