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中国小提琴网 首页 演奏学习 作品分析 查看内容

作品随谈


2019-2-22 10:43 | 原作者: 也奇89 | 来自: chinaviolin.net(原文)

摘要: 7月份写过一个音乐随谈《聊聊音乐》,写的是我对19世纪晚期捷克民族音乐巨匠斯美塔那的不朽作品《我的祖国》交响组曲之第二曲《沃尔塔瓦河》的感受。后来贴在新浪,蒙版主抬爱,置于首页精品栏里半个多月。我在那帖 ...
  7月份写过一个音乐随谈《聊聊音乐》,写的是我对19世纪晚期捷克民族音乐巨匠斯美塔那的不朽作品《我的祖国》交响组曲之第二曲《沃尔塔瓦河》的感受。后来贴在新浪,蒙版主抬爱,置于首页精品栏里半个多月。我在那帖子的后记里说,不久将写《再聊音乐》,以娱同好。但世事难料,不久后我即长时间陷入忙乱中。虽然时时想起要把说过的话付诸行动,但“拔剑四顾心茫然”,几番拖出键盘,却不知道该敲什么键,就象一个浑浑噩噩的孽子面对复杂考卷时的迷惘。 

  但言必有信,写仍然是要写的,而且既然是交卷子,就 “一不做二不休”, 索性写写我因为敬畏而长期不敢触及的两首乐曲吧—— 

  在《聊聊音乐》中,我说过中学时学过小提琴,虽未修成正果,但小提琴这有着“西洋乐器皇后”之称的神奇乐器和那些小提琴名曲,却成了我的爱乐生涯中自始至终最崇尚的音乐领域。 

  记得是1974年秋天吧,我那时读高一,随母亲工作调动转学到一所远郊的学校,由此认识了我的新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一个儒雅博学的中年男子。不久,他因为去我母亲工作的医院看病,认识了我母亲,也对我家的情况有了些了解,知道了我学过琴。而我也知道了这位老师出身“高知”名门,母亲上个世纪40年代毕业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妻子是重庆市歌剧团独奏钢琴家。那时 “文革”已近后期,与国外有了一些交往,他家有很多海外亲戚,而他妹妹,由于工作原因(国家游泳教练),那时正公派在澳洲学习。也许是想到孤身在离城市百多公里的远郊中学教书的哥哥孤独吧,托人给他带回一架索尼的盒式磁带录音机和一些西洋音乐磁带。而我就成了老师悄悄叫到他单身寝室里和他一起偷偷听那些天籁之音的唯一的学生——一是学过小提琴的背景不至于听得莫名其妙,二是差不多的家庭背景可以信任——时间一般是下午最后一节课后,有时也在周末去。记得因为害怕被人听见告发(现在30岁以下的人恐怕很难理解了,但那时的确是这样——西洋音乐是一种文化毒品,听它当然是有罪的),他总是在听之前关紧门窗。他宿舍在三楼,窗外是极少有人的大片菜地,而门外却是楼道,于是他还要用毯子挂在门上隔音和吸音。然后,他悄悄拿出小得可怜的盒式录音机放在床上,把电源接在电灯的灯头插头上,放进磁带,按下“PLAY”,在一阵静静的“沙沙”声后,这才开始有旋律的暖流来轻轻抚摩你的灵魂——有这样的宗教般的“仪式”,而且是迫害威胁下的秘密宗教仪式,16、7岁的我,在强烈的犯罪感后面,体味的却是更为强烈的神圣感——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尽管生活离我喜欢的那种音乐已经很遥远了,我却还一直珍爱着的原由吧——有谁敢说自己不喜欢被感动的滋味呢。 

  扯太远了吧,我想。回忆,总是很容易滑入漫无边际的泥淖。
 
  ——那时,听得最多的,当然也是直到现在我依然最喜欢的,就是孟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4),那时我听的是郑京和演奏,费城交响乐团协奏的版本——我始终认为这首乐曲应该由女性来演绎,但索菲穆特的演奏又太用力太炫技了,表演味儿太重了,郑的平实和朴素就刚刚好。 

  我想要写的,就是这首曲子——不过,我想把它和我后来喜欢上的另一首小提琴名曲,贝多芬的D大调的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1),一并对照来说说我的感受。 

  孟德尔松的作品恬静优雅。在关于他的资料中,一般都这样介绍。我在他的许多作品中听出,作曲家的内心具有女性般的温柔敏感而且多思多梦。在我看来,这是他作品风格的根源。比如他17岁时创作的序曲《仲夏夜之梦》,就可以听出他在营造迷幻梦境上的天分。而他营造的梦境,尽管迷幻而且斑斓,却并非诡异的。这是很典型的女性特征——当然,我是说,具有贵族气质的女性特征。 

  这首e小调的小协,在表现孟德尔松的气质上,极为明显和充分。与一般的小协程式不同,这首小协没有由乐队的一个全奏式的长引子开始,而是仅仅在乐队寥寥几个音符的轻柔背景后,就由主奏小提琴在次高音区奏出纯净明快的主题,令人抑制不住从内心感到喜悦,微笑从心底油然而生。这种开始,在小协中似乎绝无仅有(也许是我孤陋寡闻)。这个主题及其变化在主奏乐器和乐队的演绎下,几乎一直在高音区次高音区不断交替模进,令人想到天真活泼的少女在花园里无忧无虑嬉戏的形象。然后,乐曲进入副部主题。这主题十分徐缓安详,仿佛玩累了的少女有些神思倦怠——倦怠了,靠在木椅上休息,思绪却因身体的放松而更加自由,忽近,忽远,无边无际地飞舞起来... 

  稍事休息后,少女又在花园里奔跑跳跃。。。急速中,经过一个很短的过度句,乐曲几乎是突然而又极为自然地慢下来,没有停留地进入了第二乐章(这也与一般小协的程式不同)。 

  第二乐章开始时的柔板,把明澈和柔美表现到了极致。但到了中段,乐队却在主奏小提琴几乎没有变化的主题后面悄悄地起了变化,渐渐开始有些起伏和烦乱。少女的心真是秋天的云啊,刚刚风清云淡,一忽儿就躁动不安。。。又过了一会儿,烦乱的心思似乎因为总也得不到答案,也就渐渐平复下来,虽然柔美依然,但却带了几分慵懒和抑郁——就象她们经常说的——唉,不去想那些烦心事了,管它呢...

  第二乐章和第三乐章之间,有一段在乐思的延续性上和前后似乎都没有太明显联系的短段落(也许说它只是一个十分美丽但不太完整的乐思更恰当)。我一直固执地认为,那是孟德尔松灵感中得到的,它的风格和意境完全符合这首协奏曲,但却缺乏乐句上的衔接。作曲家舍不得放弃它,却又不知道应该把它放在哪里。于是就成了现在的样子。这又是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一个不同于一般小协程式的地方。大概是因为这一段是在第二乐章结束后有一个明显的停顿才开始,而它刚完就紧接着开始了第三乐章,所以也有人就把它归入第三乐章,作为这一乐章的开始。 

  而真正的第三乐章,是在独奏小提琴一串末尾是一个俏皮的上抹音的急速上行琶音,和长笛单簧管对此的跳跃式的呼应中开始的——一开始,第三乐章就显出了她的活泼和顽皮——节奏是那种“活泼的小快板”,而旋律又极富“前青春期”女孩儿那种轻盈和俏皮甚至有一点点儿轻佻的意味——她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嬉戏玩耍,从早到晚... 

  我在听这首乐曲,特别是第三乐章的时候,脑子里老是涌出朱丽叶的形象——当然,这是恋爱前和初恋时的朱丽叶,没有后期的悲剧色彩。

  想到朱丽叶,自然会想到罗密欧——如果我们可以把一首乐曲看作是一个人的话——把孟德尔松的e小调小协看成是朱丽叶,那么罗密欧就非贝多芬的D大调小协莫属了。

  贝多芬的这首D大调小协是贝多芬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它给我的整体感受是高雅、宏大、正直、勇敢和雄壮的——但某些细微之处,也不乏温情和孩子气——所有这些,都是罗密欧这样的贵族男青年具有的气质。 

  贝多芬的这首小协,最早打动我的,是奥依斯特拉赫的唱片。而听得最多的,却还是我最喜欢的海菲茨。两位演奏家都是具有贵族气质的,也都是宏大而雄壮的。但在我看来,奥依斯特拉赫的演奏太孔武有力了,比起海菲茨来,少了一点青年贵族常有的洒脱和佻达。 

  比起孟德尔松e小调小协几乎没有乐队前奏来,贝协的乐队前奏实在是太长(3分多钟)——而且,乐队的全奏出来时,音频动态范围之大,简直考验你的耳鼓膜。 

  贝协的第一乐章主题和副部主题都同样是极明澈极流畅极美的——较之孟德尔松,它虽然少了一点甜美,却多了些伤感的意味,它的叙事性强一些,你好象可以预感到,有些令人潸然的故事将要发生。 

  第二乐章的柔板,在庄严的沉思意味中,把第一乐章的感伤发展成为悲悯。我觉得,较之于感伤,悲悯是更高级的人类情感——感伤是属于个人的,自我的和向内的,因此往往也是女性的;而悲悯则是站在上帝旁边对人世间的一种精神俯视,它由“我”及“众”,是对于众生的怜悯,因而它的意蕴也更加从容——对于女性而言,我们当然也能在圣母玛利亚和圣女贞德那里感受到。第二乐章和第三乐章之间,有一个华彩乐段的过渡。这个乐段我们现在听到的不是贝多芬的原创,而是后来许多作曲家或演奏家的发挥。我比较喜欢的是克莱斯勒写的这段,似乎与作品的整体风格结合得更加完美。 

  第三乐章整个是雄壮的,英雄气概的。但中间一段,小提琴在高音区的那段抒情性行板,却似乎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了英雄内心世界的细腻温情,正所谓“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我看过卡拉扬指挥柏林交响乐团为穆特儿协奏这首乐曲的排练录象。在排练到这一段时,卡拉扬,这位同样具有贝多芬强悍精神的德国人,不断用极为温柔的眼神和手势提醒穆特儿演奏要柔和、柔和、更加柔和。而当乐队和演奏家按他的意图浸淫在乐曲中时,满头银发的指挥大师却悄悄将眼角的泪珠抹去...

  在我看来,把“门协”和“贝协”这两首乐曲来作一个“性别”的比较,真的是有意思极了。特别是第三乐章——同样的快板,同样的嬉戏,同样的活泼,孟德尔松是轻盈俏丽,贝多芬则是佻脱强健;同样是表现爱情的行板,同样如歌的倾诉,孟德尔松是清澈单纯,贝多芬却是侠骨柔肠——这,不正是朱丽叶和罗密欧的写照吗?

  
1

支持

反对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也奇89 2019-2-16 15:48
本帖最后由 也奇89 于 2019-2-16 15:49 编辑

      贝多芬的这首D大调小协是贝多芬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它给我的整体感受是高雅、宏大、正直、勇敢和雄壮的——但某些细微之处,也不乏温情和孩子气——所有这些,都是罗密欧这样的贵族男青年具有的气质。
        贝多芬的这首小协,最早打动我的,是奥依斯特拉赫的唱片。而听得最多的,却还是我最喜欢的海菲茨。两位演奏家都是具有贵族气质的,也都是宏大而雄壮的。但在我看来,奥依斯特拉赫的演奏太孔武有力了,比起海菲茨来,少了一点青年贵族常有的洒脱和佻达。
         比起孟德尔松e小调小协几乎没有乐队前奏来,贝协的乐队前奏实在是太长(3分多钟)——而且,乐队的全奏出来时,音频动态范围之大,简直考验你的耳鼓膜。
        贝协的第一乐章主题和副部主题都同样是极明澈极流畅极美的——较之孟德尔松,它虽然少了一点甜美,却多了些伤感的意味,它的叙事性强一些,你好象可以预感到,有些令人潸然的故事将要发生。
        第二乐章的柔板,在庄严的沉思意味中,把第一乐章的感伤发展成为悲悯。我觉得,较之于感伤,悲悯是更高级的人类情感——感伤是属于个人的,自我的和向内的,因此往往也是女性的;而悲悯则是站在上帝旁边对人世间的一种精神俯视,它由“我”及“众”,是对于众生的怜悯,因而它的意蕴也更加从容——对于女性而言,我们当然也能在圣母玛利亚和圣女贞德那里感受到。第二乐章和第三乐章之间,有一个华彩乐段的过渡。这个乐段我们现在听到的不是贝多芬的原创,而是后来许多作曲家或演奏家的发挥。我比较喜欢的是克莱斯勒写的这段,似乎与作品的整体风格结合得更加完美。
        第三乐章整个是雄壮的,英雄气概的。但中间一段,小提琴在高音区的那段抒情性行板,却似乎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了英雄内心世界的细腻温情,正所谓“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我看过卡拉扬指挥柏林交响乐团为穆特儿协奏这首乐曲的排练录象。在排练到这一段时,卡拉扬,这位同样具有贝多芬强悍精神的德国人,不断用极为温柔的眼神和手势提醒穆特儿演奏要柔和、柔和、更加柔和。而当乐队和演奏家按他的意图浸淫在乐曲中时,满头银发的指挥大师却悄悄将眼角的泪珠抹去...
      在我看来,把“门协”和“贝协”这两首乐曲来作一个“性别”的比较,真的是有意思极了。特别是第三乐章——同样的快板,同样的嬉戏,同样的活泼,孟德尔松是轻盈俏丽,贝多芬则是佻脱强健;同样是表现爱情的行板,同样如歌的倾诉,孟德尔松是清澈单纯,贝多芬却是侠骨柔肠——这,不正是朱丽叶和罗密欧的写照吗?
引用 太极神人 2019-2-16 22:03
文笔流畅,对音乐理解到位。文革与音乐,一言难尽。希望国家朝前走,不要开倒车。

查看全部评论(2)

Archiver|手机版|联系站长|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4-3-29 01:50

Chinaviolin.NET|提琴唯一性编码标准(VUC)官方网站

返回顶部